
徐世杰:推广建设多功能、智能立体停车库
徐世杰:推广建设多功能、智能立体停车库 >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徐世杰建议,在大中城市推广建设多功能、智能立体停车库。
徐世杰委员调研发现,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,机动车数量剧增,交通拥堵、停车难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,甚至成为城市的癌症,多年来无法根治。
他发现,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,大量的车辆停在马路两侧、小区的空地和非机动车道两侧,占用了大量路面和本就稀缺的绿地,公路支路、小区道路有1/3以上的面积被用于停车,严重影响了交通微循环,造成了交通拥堵;而数量本就不多的公共停车场多采用平面泊车方式,受场地限制,车位严重不足,且高度分散,充电桩、变电站无法集中建设,导致电动车的推广受限,而且输电管线长,增加了充电设施建设的成本,降低了其安全性(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),也不利于充电设施的维护和管理。
徐世杰委员认为,仅以北京为例,目前已拥有超过500万辆机动车,而规划的停车位只有200万个,还有300万以上的缺口,即使限购政策出台后,北京的机动车每年还以24万辆的速度在增加,交通拥堵、停车难的困境将进一步加剧。
因此,徐世杰委员认为立体停车场是解决方案之一。立体停车场可以集约化使用土地、释放道路、缓解交通拥堵,比如,小汽车停车位按标准的5.5 x2.5米(长x宽)计,每个车位占地13.75平米。一个能容纳500辆车的立体停车场,可释放出3米宽、1.25公里长的路面;如果500辆车平面停泊需占地6875平米,而温州时代广场的500个车位的立体停车库(25层),占地仅400平米。
但多年来,立体停车场一直无法推广。究其原因,徐世杰委员认为,一是普通立体停车场存车取车特别费时,很不方便,如北京已建成的少量立体停车场除一层外,大部分闲置,有的已经锈迹斑斑;二是在已建成小区、大院建设立体停车场,建设用地困难,很多居民反对建设立体停车场,主要担心占用绿地、产生噪声、威胁老人和孩子的安全。另外,虽然政府一直鼓励市民乘公交出行,但是成效有限,主要是交通枢纽、地铁与轻轨车站附近受土地制约,很少有停车场,加之从家门口到公交站路途不近,*后1公里的交通问题无法解决。
徐世杰委员注意到,2016年2月6日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《意见》规定“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”,并提出“合理配置停车设施,鼓励社会参与,放宽市场准入,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”,这给多功能智能立体车库的建设带来了机遇。
所谓多功能智能立体车库,是指集停车、充电、维修、保养、洗车等功能于一体、车辆存取全部实现智能化的立体车库,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成熟。徐世杰委员认为,多功能智能立体车库有很多优势:
一,可集约化使用土地,可以集停车、充电、维修、保养、洗车等多功能于一体,满足多种需求;可以封闭处理废液、废水,实现水的循环利用,实现节能环保,同时改变车辆维修、保养、洗车等行业脏乱差的现状,还有利于电动车的推广。
二,可以在2分钟内存车、2-3分钟内取车,使用方便;可根据需要安装隔音屏障,噪音小。
三,可以实现人车分离、自动化移位、智能化管理,不需要启动汽车,因此不用安装通风系统,不用很强的照明设施,即节省了电能,又提高了人与车的安全性。
四,可以大量消化钢铁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库存,集立体停车库的建设、维护、管理于一体,可以形成新的业态,拉动经济增长。据初步估算,建设费用(地价除外)按每个普通车位2万元、带充电设施的车位5万元计(不计快、慢充),普通车位和充电车位按3:1计,仅北京就可以形成800亿元以上的产值,新增十几万个就业岗位。
因此,徐世杰委员建议:
一,在新建小区,配套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车库,禁止在路边停车,从一开始就遏制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与停车难问题;在老旧小区、单位大院,可以利用已有平面停车场、自行车棚占地,采用绿地置换的方式,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停车库,必要时在一层划出一定空间停放自行车,车库位置和规模要考虑居民方便,兼顾交通安全,必要时建噪音隔离屏障。
二,在打开的小区、大院配套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停车库。打开的小区、大院能够腾出一定的空地,除用作绿化用地外,应根据泊车数量,规划出一定的面积用于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停车库,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,打开一个配建一个。
三,在公交枢纽、地铁与轻轨站、机场、火车站、购物中心、学校、医院、物流中心等大型公共场所,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停车库。
四,立体停车库应具备多功能、智能化特点,应根据情况选择停车、充电、维修、保养、洗车等功能组合,结合智能交通、电子收费、电子站牌等智能交通设备,使用户在数公里就能预知空余停车位的数量及类型。
五,应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,考虑到用户的停车时间、停车特点,差异化、分类配置车库的功能、车位的种类,避免出现功能闲置,或一些种类车位不足、而另一些种类车位闲置的现象。
六,放宽市场准入,鼓励国有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多功能智能立体停车库,政府在土地划拨、税收等方面,给以优惠,并适当采取奖励或补贴等措施,待车库投入运营后,逐年增加税收、减少补贴到常态。
七,采取单位出资、社会投资、发行政府债卷、个人出资等方式,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;采用个人和单位买断、长短期租赁部分车位等多种产权形式,建成后所有权按出资比例分配,委托专业公司管理,利益分享。

相关资讯
- 每一个载车单元的立体车库载车板可模块化建设很重要
- 施行立体停车库地基建设时所要关心注视的问题有哪一些
- 立体车库的推广应用
- 福州四城区在建6个立体停车场 鼓励建设给予补贴
- 昆明市政协鼓励社会建设机械式立体车库
- 停车设备建设与经营管理